60年前,叶剑英成功地组织和领导了海南岛战役。海南岛战役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在没有海、空军参与的情况下渡海登岛作战的奇迹,被学者称为国共之间的最后一场大仗。在海南岛战役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此文纪念为解放海南岛做出重大贡献的叶剑英元帅及其战友们!
料敌如神 迂回包围清外围
渡江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华南、西南大进军,谁去主政华南?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派叶剑英镇守华南。
1949年8月1日,叶剑英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随后,又被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任命为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欣然从命。毛泽东多次找叶剑英谈话,说:“你当北平市长,北平的接收和管理工作搞得不错,广东情况更复杂一些,你去比较合适,你一定能胜此重任。”这显示出毛泽东对叶剑英的高度信任。
不久,叶剑英率领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浩浩荡荡地向广东挺进。1949 年9月7日,叶剑英主持召开作战会议,分析敌情,制订广东战役作战方案。
广东境内计有国民党正规军刘安琪第二十一兵团,沈发藻第十三兵团,胡琏第十二兵团及第三十九、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一〇九军,共11个军31个师,12万多人。另有空军第一军、海军第四军区、5个保安师、5个纵队、虎门要塞司令部、海南警备司令部、广州卫戍司令部、广州保警部队、税警部队等4万多人,统由国民党华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长官余汉谋指挥。敌军的作战企图是:在大陆作战一段时间后,伺机撤到海南岛,凭借海峡天险,与我长期对峙。如果让敌军的这种意图实现,那么,将来的海南岛战役将十分艰难,后果将不堪设想! 叶剑英在准确判断敌情后提出,力争在大陆消灭国民党军队,不让其逃到海南岛。他坚决贯彻中央军委关于“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决定先消灭北江、东江一带国民党军队,为进占曲江、惠阳创造条件,争取和平解放广州。如果国民党军队在广州顽抗,则坚决以武力消灭之。经过讨论,会议制订了两套作战方案:一是,如果敌人扼守曲江、英德之线顽抗,我四兵团主力则沿粤汉路向南攻击前进,十五兵团则由集结地域插至英德或其以北地区,断敌退路,争取歼灭国民党军4个军的兵力。两广纵队经惠阳向南迂回,并相机占领惠州,视情况必要时以1个军加强之。原华南分局领导的地方武装则积极向潮汕方向佯攻,牵制与迷惑敌人。二是,如果国民党军集中兵力据守广州、虎门等地,四兵团则沿粤汉路南下进至广州以北、以西,十五兵团进至广州以东,两广纵队插至广州以南,截断广州、虎门之间的联系,合力聚歼广州之敌。在兵力部署上,9 月28日,叶剑英和陈赓联名签发了《广州外围作战命令》,规定:以四兵团为右路军共12万人;十五兵团(欠四十八军)为左路军,共8万人;两广纵队、粤湘赣纵队、粤中纵队组成为南路军,共2万人。
会后,叶剑英与陈赓联名将战役计划上报中央军委及四野总部。中央军委批准了这一方案。从10 月2 日开始,各路军按照预定的部署,向余汉谋集团发起进攻,广东战役正式打响。10月14日,我军解放广州,并很快解放了广东内陆地区。
由于我军迅速歼灭了国民党在广东的内陆部队,打破了敌军南逃海南岛的计划,为随后的海南岛战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运筹帷幄 广州会议定大计
广东大陆解放后,中央军委指示,由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四十三军和加农炮兵第二十八团、高射炮兵第一、九团及工兵一部,共10万余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由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叶剑英统一领导,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和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韩先楚具体组织指挥,发起海南岛战役。
194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发起金门战役。由于多种原因,我军渡海登岛作战的部队全军覆没,9000余人或阵亡,或被俘,无一幸免。这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役。金门战役失利,给海南岛战役蒙上了一层阴影。与金门岛相比,海南岛面积更大,而且离大陆更远。金门作战的失利,使我军将士普遍对渡海作战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
1949年12月,国民党在海口成立了海南防卫总司令部,以薛岳为总司令,辖陆军5个军和特种兵部队一部;海军第三舰队及海军陆战队1个团,有各型舰船50艘;空军4个大队,有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共45架。三军总兵力共10万人。薛岳经过几个月的苦心经营,在海南岛包括琼州海峡在内构建了坚固的环岛立体防御体系,以其个人名字命名为“伯陵防线”,并吹嘘这条防线固若金汤。其兵力部署是:以三十二军为主编为第一路军,担负琼东区的守备任务;以六十二军、暂编十三师、教导师编为第二路军,担负琼北区的守备任务;以新编四军、六十四军、海南警备二师编为第三路军,担负琼西区守备任务;以六十三军、海南警备三师、琼南要塞司令部和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特务团等编为第四路军,担负琼南区的守备任务;另从各防区抽调5个师作为预备队;海、空军的舰艇和飞机大部部署于琼北地区,封锁琼州海峡,阻挠解放军渡海登岛作战。
吸取了金门战役失利的教训,叶剑英对海南岛战役极其谨慎。最初,中央军委要求1950年2月以前开始行动。接到中央军委的指示后,叶剑英没有匆忙决策,而是先进行调查研究。他电令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要求其详细报告岛上敌军兵力、布防情况和中共琼崖纵队的战斗力及根据地分布情况。冯白驹先后派出琼纵副司令员马白山、参谋长符振中等,带领约一个连的兵力偷渡过海,到达广州,向叶剑英和十五兵团负责人汇报情况。叶剑英认真研究了岛上敌情和琼纵的接应能力,综合考虑我军的作战能力及作战准备情况,认为我军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进攻,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应当推迟作战时间。中央军委接受了叶剑英的意见,将海南岛战役后延。
1950年2月1日,广东军区和十五兵团召开作战会议。叶剑英、邓华、赖传珠、韩先楚、李作鹏、张池明等军以上领导干部齐聚广州,共商解放海南岛之大计。会议分析研究了敌我双方情况,认为海南岛战役与金门战役相比,我军有许多优势:一是海南岛海岸线长,登陆点多,便于偷登与强渡;二是有冯白驹领导的琼崖纵队的全力接应,有根据地和游击区可以立足;三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四是海南岛的敌军,是国民党的残兵败将,在我人民解放军的打击之下,已成惊弓之鸟,士气低落。叶剑英和与会人员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海南岛战役的具体作战方案。
妙计频出 红旗插上五指山
叶剑英既是军事家,也是政治家,从来就反对单纯军事的观点。为了更好地完成海南岛战役的任务,他从多个方面一起做工作,加速了海南岛战役的进程。
一是打好后勤仗。我国古人早就说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叶剑英深谙此理。他亲自主持召开全省支前工作会议,说:“后勤、支前工作十分重要,它就像人的血管给人体的各部分输送血液一样,要源源不断地把粮食、弹药和物资输送到前线,保证作战的需要。”会后,在他主持下,华南分局作出了《关于支援海南岛作战的决定》。叶剑英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全力做好支前工作,一切为着争取海南岛战役的胜利。1950年1月、3月,他又亲自主持了两次支前工作会议,决定在广东省支前司令部之上设立广东省支前工作委员会,并自任主任。
二是打好“偷渡仗”。海南岛国民党军队拥有海军和空军,对我军渡海航行威胁很大。我军没有大规模渡海登岛作战的经验,更没有在海上同敌机敌舰作战的现代化武器和装备。如何乘木船渡过海峡,突破国民党海、空军的海上封锁,这是海南岛战役成败的关键所在。若一次以一个军登陆,则船只问题极难解决,同时又无法对付敌之海空军拦阻。根据这些情况,叶剑英和兵团负责人一起反复研究,最终制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即首先以小部队分批偷渡,加强岛上力量,为大规模渡海作有力策应;而后在琼崖纵队及先遣偷渡部队接应下,以主力实施大规模的强行登陆,歼灭岛上国民党守军。
3月5日19时,四十军一一八师三五二团以1个营配属2门迫击炮共800人,组成一个渡海先遣营,由师参谋长苟在松、团长罗绍福率领,在琼崖纵队侦察科长郭壮强协助下,分乘13只木帆船,从雷州半岛西南端的灯楼角起渡。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6日下午2时许,先遣营击溃守军1个营的阻击,强行抢滩,登陆成功。叶剑英得到消息,立即致电表示祝贺。3 月11日,四十三军以一二八师三八三团一营,配属九二步炮连共1000多人,组成第二个渡海先遣营,由团长徐芳春率领,琼崖干部林栋协助,突破了国民党守军的封锁,于12日晨到达文昌游击区。26日,四十军以一一八师三五二团主力、三五三团二营和炮兵大队共3000人,组成先遣偷渡团,在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和一一八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率领下,第三次偷渡成功。31日,四十三军以一二七师三七九团和三八一团一营共3733人,在师长王东保、政治委员宋维栻的率领及琼北地委宣传部长陈说的协助下,分乘88只木帆船,第四次偷渡成功。这几次偷渡成功为我军主力部队渡海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4月16日晚,解放军主力发起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翌日凌晨,在琼崖纵队、海南岛人民和我先遣部队的接应下,我主力部队胜利登上海南岛,以排山倒海之势,击溃了国民党守军3万多人,国民党军一部分残余力量逃往台湾。5月1日,海南岛战役胜利结束。
海南岛战役,自1950年3月5日第一批加强营偷渡开始,至5月1日解放北黎、八所两港为止,历时58天,我军粉碎了国民党陆海空军的立体防御,解放了全岛,共歼灭国民党军5个师9个团,计33150人,其中俘26469人,缴获火炮418门、飞机4架、坦克和装甲车7辆、汽车140辆,击落飞机4架,击沉军舰1艘、击伤5艘。解放军伤亡4500余人。
海南岛战役,人民解放军陆军以木船为主要航渡工具,采取偷渡和强渡相结合手段,取得了大规模渡海登岛作战的重大胜利,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和世界现代战争史上,都是一个奇迹。